【112班】本學期資訊素養與倫理@blog學習心得
Dear All:
寫一下你這學期學習「blog部落格」及「資訊素養與倫理」的學習心得,
給老師一些建議與回饋,多多益善哦!
你們的建議也是老師成長的原動力哦~~
●回答時要注意註明班級、座號、姓名 (閱讀全文)
★臺北市立陽明高中資訊科技概論網誌★
臺北市立陽明高中
資訊科技概論教師
Dear All:
寫一下你這學期學習「blog部落格」及「資訊素養與倫理」的學習心得,
給老師一些建議與回饋,多多益善哦!
你們的建議也是老師成長的原動力哦~~
●回答時要注意註明班級、座號、姓名 (閱讀全文)
何謂-----網路沉迷
(一) 每週上網超過40小時以上,並忽略了真實生活中的活動與社交(king,1996 )。
(二)當無法使用網路時,會出現煩躁不安、憂慮等現象。
(三)即使知道網路已對自己生活造成影響,卻無法停止網路的使用。
(四)經由網路行為可以得到心理的滿足,尤其是逃避現實生活中的無助感。
你有超過10項嗎?要小心,你可能有網路沉迷嘍!
1 每次在網路上所花費時間,都比原先預估來的久?
2 回到家後會先將家事與課業擺一邊,先上網再說嗎?
3 會覺得上網的快感更勝於與家人相處的感覺嗎?
4 常會在網路上結交新朋友嗎?
5 無法控制上網時間,上了網就停不下來 ?
6 會因為上網耗費時間過多而產生課業上的困擾嗎?
7 會不自由主的檢查電子郵件信箱嗎?
8 會因為上網而使得成績不理想嗎?
9 當有人問你在網上做什麼的時候,你會有所防衛或隱瞞嗎?
10 會因為課業與家庭壓力過大而喜歡在網路上流連?
11 離線後會再迫不及待的想上網嗎?
12 會覺得「少了網路,人生是無趣的」嗎?
13 當你在上網時被打攪,你會叫罵或是情緒不佳嗎?
14 會因為上網而犧牲晚上睡眠嗎?
15 會上網後便毫無目的的進入各種網站瀏覽嗎?
16 當上網後會常常說「再等幾分鐘就好了」這句話嗎?
17 有嘗試著隱瞞自己的上網時數嗎?
18 會經常以不同的身分在網路上交友嗎?
19 會選擇把時間花在網路上而不想與他人出去走走嗎?
20 會因為沒上網而鬱卒、易怒,一上網就百病全消嗎?
建議:自我對網路沉迷的預防
發現自己有網路沉迷癥兆時該如何處置
(一)規劃多元的休閒活動
(二)學習自我時間管理
(三)自我學習紓解壓力
(四)釐清生活目標
(五)建立多元人際關係
(六)進行身心科門診醫療
資料來源: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「資訊倫理與素養教材」
延伸閱讀:【影片】醒醒吧!阿宅!
小心過度沈迷與網路,真的會像影片中的主角,
與現實社會中脫節太多哦!
影片來源:YouTube
當然也要小小澄清一下:
在台灣口語上的「宅男」,好像與日本的「御宅文化」大不同,
當然上面的影片內容有點誇張,純屬Kuso搞笑,不要看得太計較認真!
還是不能混淆在一塊,不然應該蠻多人會群情激憤的!
問題1:當你發生網路購物糾紛時,該如何處理?
問題2:有那些法條,可以引用來保護消費權益?
問題3:有那些消費安全機制,能保障網路消費的資料安全? (閱讀全文)
根據今日上課的內容,以投影片中例子中阿駿與網友的對話:
(1)狀況劇中阿駿犯了哪些錯誤?
(2)如過你是阿駿你會怎麼做?
★可試著改寫不一樣的結局喲! (閱讀全文)
目前被歸類為廣義的不當資訊者,在TANet 上可能產生的類型大致上可歸類如下:
(1)網路色情:包括張貼色圖片,或提供空間供不特定使用者張貼,販賣色情光碟或錄影帶,散佈或討論交易訊息等資訊。
(2)煽惑他人犯罪:一般認為軍火教父案(台北地方法院,民87)、無政府文件集案(台北地方法院,民88)屬於此類不資訊;另有媒介國外合法賭博網站的類型,亦屬煽惑他人犯罪的一種。
(3)侵犯著作權:販賣或散佈盜版程式、圖片、電影、唱片或mp3。
(4)販賣違禁物:以網為媒介,販賣FM2、搖頭丸等禁藥,或RU486 之類需醫生處方的藥品。
(5)妨礙名譽:在網路上公然侮辱他人,或指摘傳述足以損害他人名譽之事,或在網路上假冒他人名義徵求性伴侶、一夜情人,或公布他人電話號碼等。
(6)侵犯個人隱私:87 年4 月刑事局所查獲的網路販賣公司負責人、高消費人口、汽車擁有人、信用卡持有人及E-MAIL 等個人私密資料;及同年11 月網路販賣1,500 萬筆選舉人名冊案例,所販賣的資料皆屬個人資料,販賣這些資料觸犯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第18、19條及33 條的規定。
(7)散佈足以使人反感、噁心或驚懼的資訊:如散佈屍體、車禍現場、合成靈異或暴力、血腥的照片、影片等。此為不當資訊中唯一並非構成犯罪的行為,但該等資訊對於未成年人,甚至成年人而言,均足以構成不良影響。
然而,廣義的不當資訊,實乃包含網路犯罪行為的一些觸犯刑法的違法資訊,與雖不致觸犯刑法卻有害於兒童及少年人格開展的不當資訊。而狹義的不當資訊,應該排除所謂的違法資訊,且不包括現行的一些網路犯罪行為。 (閱讀全文)
「合法引用」,為引用著作時的正確做法; 「合理使用」,為引用著作時的正確意圖。
將心比心,引用他人著作時,設想自己為著作人時,期望獲得尊重且能接受引用之合理範圍;
當自己是著作人時,設想自己為使用者,如何才能方便取得合理的授權。
在此一單元結束後,請回答下列回題: (閱讀全文)
在資訊時代,每個人都應該具備「網路識讀」的能力,幫你找到你讀得懂且客觀公正的文章判斷力。
以下附了本章教材所列的3個很好用的小工具,同學們在引用資料時,不妨可以先自行判定一下,以免讓你的報告不實不客觀。 (閱讀全文)
關於「網路禮節」(netiquette),簡言之,請您一定要做到以下三點: